第四天
第一個拜訪的是德文手工藝技術精湛的工藝師,除了工作刀外還有裝飾精美的排灣族禮刀,和非賣品的特別手杖,令人大開眼界。我們一大群人擠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手工藝工作室,聽他解說印章、編織器、禮刀、拐杖的相關事情。vuvu看到我們來拜訪很開心,所以賣我們自己做的手工藝品時還有送東西給我們,並且歡迎學員們可以隨時來找他玩。
↑準備出發囉 攝影 / 林晨意
第四天
第一個拜訪的是德文手工藝技術精湛的工藝師,除了工作刀外還有裝飾精美的排灣族禮刀,和非賣品的特別手杖,令人大開眼界。我們一大群人擠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手工藝工作室,聽他解說印章、編織器、禮刀、拐杖的相關事情。vuvu看到我們來拜訪很開心,所以賣我們自己做的手工藝品時還有送東西給我們,並且歡迎學員們可以隨時來找他玩。
↑準備出發囉 攝影 / 林晨意
文 / 黃舒瑋
我喜歡爬山接觸大自然,從中體驗山林的美。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參加了這次由屏東市政府舉辦的屏東遊學團親山路線,主要走訪的部落位在三地門鄉的德文部落,在的主要的原住民族群有排灣族和魯凱族。
這次7天6夜活動主要負責人是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研究室的林晨意小姐,她傻大姐的個性讓我們都覺得她十分親民,是個很好相處的大姊姊。
第一天
圖、文 / 宋英平
小時候常常去海邊玩,喜歡追著浪花,坐在海邊看夕陽,卻很少有機會真正認識一個地方。這次參加屏東縣政府舉辦【遊學屏東趣】親水線的活動,帶我們去深入瞭解”屏東縣林邊鄉”。
第一天
我們在泰陽菇兒院參觀裡面所種植的各種蕈類例如酒杯菇、鹿角靈芝等,也體驗農事,像是整地、刷油漆、拆太空包。工作了一下午,大家依然神采奕奕,但肚子也餓了,即將前往林邊海墘晚餐吃BBQ囉~
旅程開始 in《阿禮部落》
文 / 廖寶琳
旅行開始的前一晚,我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興高采烈的哼著歌,一邊想像著那會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聽別人說阿禮很美,上了山可能就不想下山了,可是到底是什麼樣的仙境呢?我想實際到阿禮部落走走就會見真章了。於是我就像要去遠足前一晚睡不著的小孩一樣,一邊雀躍著,一邊想著,一邊夢著。
上山的路途是如此的曲折又崎嶇,從筆直到彎曲,從柏油路到碎石子路,路邊甚至還留有八八風災後大自然咆嘯的痕跡,看了怵目驚心,腦中也跟著浮現出那年新聞報導八八風災的景象,讓人忍不住好奇部落裡的人們是如何逃出這些風風雨雨的魔手,戰勝家鄉被摧毀的恐懼,再次擁抱大自然?
二零一五年,一月二十五日,天氣晴。
在吃完早餐之後,我們開始準備今天的午餐點心南瓜阿拜。除了跟昨天一樣洗洗切一番外,準備南瓜阿拜的材料可是不能馬虎的。主要材料有南瓜、糯米粉、炒過磨碎的花生混糖粉,還有包阿拜用的芭蕉葉。
部落gina準備的愛心早餐,超飽實的粥還有昨天包的奇拿富
二零一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天氣晴。
早上八點,還不是辦公的時間,筆者和研究室的蹲點學姊晨意在三地門鄉公所前的老樟樹下,等著和小草旅人共學團的成員們會合。這一次的目的地是舊達來部落,我們要和共學團的八個家庭在山上過兩天一夜。
這是達來第一次辦理親子團的遊程,透過公共電視的朋友居中牽線,讓研究室和小草湊在一起完成這次新嘗試。
本次行程的領路人-怡如和研究室負責達來部落蹲點的晨意
出門在外總是會有不小心受傷的狀況發生,
如果剛好碰到荒郊野外又需要急救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如果能夠擁有一點基本的急救常識和能力,那就太棒啦!
這次培力課程特別邀請到屏東基督教醫院急診部主任─陳志文老師,
繼上次「餐飲規劃管理」課程之後,
第二次舉辦的培力課程內容為「解說導覽技巧」,
邀請到的授課講師是高雄市導遊協會副理事長─林山福老師,
他的資歷和經驗非常豐富,
曾經擔任過交通部觀光局導遊培訓講師、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講師、高雄市導遊協會副理事、實踐大學博雅講座講師、台南市觀光協會講師等,
屏東縣政府為推動台24線三地門、霧台地區災後產業重建,開辦一系列的培力課程,
第一次上課內容是「餐飲規劃與管理」,
特別邀請到屏科大餐旅管理系的陳文東老師為大家講課,
陳老師不但親自烹飪下廚進行示範,同時為部落研發新的菜色;
老師非常用心,事先調查了台24線的主要農產品,有樹豆、小米、芋頭、地瓜、南瓜等,
文/洪思宇
20110901傍晚林務局主辦、由社區林業研究承辦的社區經理人訓練班展開序幕,今年已經是第二年舉辦此訓練班,不同去年本梯次活動期間為期五天,主要參與的夥伴為各社區負責經營管理的人,本次課程偏向社區經營上可能需要知道、會操作的課程項目,包羅萬象,全都是針對解決經營社區上會遇到的困難所開設的。
文/林惠琪
繼去年社區林業研究室第一次舉辦的「99年度社區林業計畫專案經理人員訓練班」,
受到大家熱烈地迴響和支持,
於是今年度再度開辦「100年度社區林業─生態旅遊實務訓練班」;
不同於去年的方式,
第二個星期的課程終於要開始了,先上幾堂室內課暖暖身。第一堂課我們請了一位台灣生態旅遊的先鋒部隊,賴鵬智賴老師替我們講解台灣生態旅遊的意義與認證指標。生態旅遊跟一般大眾旅遊不一樣,我們不是財閥企業,不會蓋大飯店,不會開遊覽車。我們有的是好山好水、特色農產以及一顆愛土地的心,從大自然獲得恩惠時,我們也懂得回饋,了解永續經營的意義。
我們團隊會舉辦了這個訓練班,當然就是要跟大家分享我們曾經走過的路,碰過的傷。美惠老師分享她如何將一個與國家公園衝突嚴重,後來轉變成與公部門合作,協助管理國有林並發展生態旅遊的社頂部落。因為這漫漫長的撞牆期所發展出的模式,應用在其他社區,縮短了社區摸索時間,這就是為什麼霧台的阿禮部落從團隊進入社區到推出生態旅遊僅需要短短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