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7 中國時報 黃佳琳/屏東報導
里德社區居民幾年前開始護溪,今年社區裡十多位阿公阿嬤通過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認證,平均年齡超過50歲,最年長80歲,結合專業生態知識,和自小生活中的小故事,帶人認識欖仁溪,還動手做古早童玩和旅人同樂,教唱里德之歌,載歌載舞,熱情滿滿。
■蝴蝶翩翩飛海金沙做鍋刷
進到欖仁溪前,步道兩旁長滿蝴蝶的蜜源植物,吸引青斑蝶、紫斑蝶、黃賞鳳蝶等來採蜜,因為墾丁天氣「恆春」,一年四季都開花,因此秋冬也可見到許多蝴蝶,偶爾抬頭還能看到大冠鷲盤旋上空。
2012-10-27 中國時報 黃佳琳/屏東報導
里德社區居民幾年前開始護溪,今年社區裡十多位阿公阿嬤通過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認證,平均年齡超過50歲,最年長80歲,結合專業生態知識,和自小生活中的小故事,帶人認識欖仁溪,還動手做古早童玩和旅人同樂,教唱里德之歌,載歌載舞,熱情滿滿。
■蝴蝶翩翩飛海金沙做鍋刷
進到欖仁溪前,步道兩旁長滿蝴蝶的蜜源植物,吸引青斑蝶、紫斑蝶、黃賞鳳蝶等來採蜜,因為墾丁天氣「恆春」,一年四季都開花,因此秋冬也可見到許多蝴蝶,偶爾抬頭還能看到大冠鷲盤旋上空。
2012年10月24日 15:45
又到了秋天,也是俗稱「國慶鳥」的灰面鷲(灰面鵟鷹)一年一度來台灣過境的日子,在每年10月以後,這些嬌客會到國境之南的墾丁度冬,尤其在墾丁後花園「里德社區」的天空,傍晚時分只要抬頭一望,不時會看到牠們翱翔的英姿。
里德社區位在墾丁國家公園境內,是一個地處偏遠的小村落,因為村內土地大部分被劃入保育區,土地利用受限,工作機會少之又少。
早期,日本人喜愛灰面鷲的標本,但日本國內禁獵鷹,於是把腦筋動到灰面鷲的避冬地「台灣」,住里德的村民為了生計,開始大量獵殺滿天的灰面鷲。但這幾年台灣保育意識抬頭,里德獵殺灰面鷲的風氣淡了,為了生活,年輕人只好出外尋求工作機會,人口外流情形嚴重,會留在家鄉生活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採訪時,村長還自娛地表示,現在村內只剩老人願意和他過生活,滿臉笑容的回答,聽在我們耳裡,卻感受到里德的無奈。
2012-10-15
採訪/撰稿 郭志榮,攝影/剪輯 陳志昌
熱鬧的恆春半島,一個大家都不陌生的地方,從台灣最南角鵝鑾鼻轉進台26線,沿途高崖風光,更是讓人熟悉,但是公路旁的水蛙窟社區,卻是許多人從沒聽過的地方。水蛙窟聚落位於墾丁半島東側,一個相當古老的村落,居民散居在水蛙窟、坑內等小聚落裡,像是一顆顆明珠,隱身在綠野之中。
早期,恆春半島依賴捕魚維生,豐富的海洋資源,養活了居民,也富足了村落。但是抓很多魚的時代,終究過去了!鼻頭角漁港的吳船長,早上捕魚航行,只釣到一頭鬼頭刀。他說季節不對是原因,更大的問題,就是隨著環境變遷,海裡的魚越來越少。吳船長堅持以傳統延繩釣法,只釣想抓的魚,但是一天的魚獲,卻只夠家庭食用。他感嘆漁業快速沒落,鵝卵鼻一帶漁港,未來剩不到幾艘漁船。
2012-10-15
墾丁半島東側的風吹沙附近,有一個相當古老的水蛙窟聚落,像是一顆明珠,隱身在綠野之中,但是台26公路旁的水蛙窟社區,卻是許多人從沒聽過的地方,許多車輛經過,不曾注意到它的存在。
聚落長期以來,依賴農漁唯生,居民種植牧草,下海捕魚,但是依舊面臨人口流失,社區凋零的命運。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滿州報導】
2012/10/10
「生態旅遊像支『魔法棒』,讓一個暮氣沉沉社區變得朝氣蓬勃!」屏東縣滿州鄉里德村是個位處偏遠的小村落,百餘居民非老即少,以「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情過日子,社區發展協會和屏東科技大學去年合作導入生態旅遊後,全村彷彿「活」了起來。
2012-09-24
李慧宜 張光宗 / 採訪報導
穿上雨鞋、拿起拐杖,大家興高采烈整裝待發,準備要進入熱帶森林,探訪大自然的奧祕。在台灣,說到生態旅遊,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屏東墾丁的社頂部落。這裡的社頂自然公園,可以說是越夜越美麗,一到晚上,小動物和小昆蟲們,紛紛跑出來活動筋骨、飽餐一頓。
社頂自然公園佔地182公頃,平均海拔200公尺,是完整的高位珊瑚礁岩所形成的自然環境。這裡的生態系統,因為跟地質地形有直接關係,所以擁有豐富獨特的動植物生態。最有名的,就是龜殼花、雨傘節、台灣長尾蛛和灶馬這四種生物。雖然這一晚,大家沒有看到蛇類,不過倒是遇到不少台灣長尾蛛,和造型奇特的灶馬。
(中國時報)來恆春觀鷹、賞螢、探鹿 五路線任你遊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2092200314.html
(中央社)秋天墾丁印象 觀鷹賞螢看日出
http://www.cna.com.tw/Views/Page/Search/hyDetailws.aspx?qid=201209240094&q=%E5%A2%BE%E4%B8%81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4&docid=102049929
(食尚玩家特刊:旅行台灣368此生必訪好人情30+ 特刊)社頂部落 家鄉導覽員帶你尋鹿
由擺攤以觀光客的消費為生,到自動自發保護自己居住的環境,
墾丁社頂社區居民的轉變,是喚回人對土地感情的成功案例,
而今社頂社區的生態旅遊成為風潮,更帶動鄰近幾個社區也開始參與規畫自己的旅遊方式,
這一切,從頭參與的外地人、也被社頂居民視為終生志工的劉景能感受最深。
2012-08-04 / 中國時報 黃佳琳/恆春報導
現正值墾丁旅遊旺季,除了熱門的水上活動,還有許多生態景點適合親子同遊,可到水蛙窟看草原風光,去風吹砂潮間帶體驗捕撈魚苗,或到社頂找梅花鹿,夜晚則可進入電影《阿凡達》的螢光蕈世界,或觀賞螢火蟲;而墾丁福華飯店也推出夏令營活動,小朋友可參加營隊,家長可輕鬆享受兩人世界,入住客房暢玩室內水樂園,或在異國風villa裡泡按摩浴池,是親子都FUN鬆的假期享樂。
網址: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2080400136.html
(Peopo公民新聞台)滿州里德護鷹巡守成軍兼負生態導覽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5628
(台灣時報)滿州里德社區護鷹巡守隊 成軍
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262780
(台灣新聞報)滿州里德社區「護鷹巡守隊」成軍
(中國時報─台灣368)台灣曾是鹿之島 因獵捕和貿易一度滅跡 梅花鹿的消失與重生 社頂部落從獵人轉為守護者 推生態旅遊
2012-07-01 0:58
中國時報 【黃奕瀠/調查採訪】
「現在是公鹿準備換角的季節,毛色正好。不過我最喜歡冬天斑紋不明顯的公鹿,脖子圈圍著毛,帥氣有野性。」墾丁社頂部落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周光復站在梅花鹿復育區的高台解說時,鹿群皆退至圍欄邊,頸背和耳朵豎直,晶亮雙眼警戒看著我們。眼前卅六公頃的輪牧區和高台,去年夏天才開放「見客」,成為社頂部落生態旅遊的新遊程,也展現墾丁國家公園梅花鹿復育成果。
全台70多個地名和鹿相關
(中央社)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親子自然生態學習成長營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P5/106137.aspx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530 10:22:39)屏東縣政府社會處潮州區家庭福利服務中心,5月26日在恆春半島的風吹砂及社頂部落兩處景點,舉行2012親子自然生態學習成長營,總共有家長與孩子共35人參與這項活動。
有感於弱勢家庭兒童較缺乏參與機會與學習資源及為增進家庭親子間情感交流,又鑑於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意識之抬頭,本中心特以親子自然生態學習成長營的方式參觀風吹砂潮間帶及社頂梅花鹿復育站,藉由恆春當地水蛙窟發展協會與社頂部落發展協會的生態解說員,透過生態導覽解說、園區參觀與及親子手機吊飾DIY的過程,讓參與的弱勢家庭兒童與家長能夠達到學習目的與寓教於樂的效果。
(聯合報)城市農夫割稻趣把米也帶回家
【聯合報╱記者林順良/恆春報導】2012.05.28 04:37 am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120150.shtml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2012.04.09 09:03 am
莫拉克風災之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在台24線沿線推動部落生態旅遊,以一種低碳的方式,重新喚醒受災的部落,現在以達來及阿禮兩部落最熱門,平均每周至少接待1團,在雨季來臨前,現在正是探訪部落的好時節。
台24線是屏東縣通往霧台山區的重要交通要道,沿線經過三地門鄉的排灣族部落及霧台鄉的魯凱部落;莫拉克風災之後,台24線因為受創嚴重,不少部落已遷往山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主張以低碳的生態旅遊,讓遊客可以陪著部落休養生息。
2012-03-03 01:07
中國時報【潘建志/屏東報導】
為了讓大自然休養生息,墾丁國家公園有兩個景點將先後封閉一個月,其中社頂部落的毛柿林在三月封山,龍坑生態保護區則在五月封園。毛柿林是墾丁社頂部落生態旅遊的路線之一,封山期間仍有其他的生態旅遊路線可供選擇。
毛柿林生態遊程是墾丁社頂部落很受歡迎的路線之一,但三月分間將暫停接受預約及報名,進行封山活動。除了這段期間是大冠鷲的繁殖期外,也希望減少遊憩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衝擊,讓山林休養生息。
【聯合報/記者林順良/恆春報導】
2012/03/05
喜歡生態旅遊的民眾要留意了,墾丁國家公園本月暫停開放社頂部落的毛柿林,5月也會封閉龍坑及南仁山等生態保護區,都暫停預約、報名;墾管處說,封山是為了讓大自然休養生息。
龍坑及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從5月1日到31日封閉,全面保育養護,暫時停止受理民眾參觀及停辦環境教育活動;占地61.67公頃的龍坑生態保護區,為海岸隆起的高位珊瑚礁岩,在海浪衝擊侵蝕下,形成罕見的崩崖景觀。
發表日期︰2012-02-02
來源: 潘欣中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社頂部落,4年前在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美惠輔導推動生態旅遊後,部落經濟開始好轉,居民也喜歡上低碳生活,更具體落實在日常生活上,榮獲去年環保署節能減碳行動標章特優獎;去年底協會開辦的「部落廚房」餐廳,也是名副其實的「低碳餐廳」。(2012.02.01)
網址: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44-233-2b4-233-2b313-2f33323-2b4-233-2f343-2f34
【記者郭孟聰/恆春報導】
社頂自然公園是墾丁國家公園區內重要的旅遊景點,為了有效推動生態旅遊,墾管處特別推行了生態旅遊路線規劃,以了解社頂周邊的生物及特殊人文或地理景觀,主要是利用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下,推動生態旅遊,社頂部落居民也因為生態旅遊的推動,對於物種的保育也逐漸加深,甚至因而成立社頂生態巡守隊,在墾管處提供相關巡守配備之下,每日夜間都自發性的從事生態旅遊路線上的資源監測,監測虎皮蛙、梅花鹿、津田氏大頭竹節蟲、條背螢等物種,降低了不法份子破壞的機會。
社頂部落巡守隊保護山林成效卓越,讓山老鼠聞聲怯步,尤其飽受山老鼠盜伐之苦的林試所,也特別商請生態巡守隊增加巡守路線,巡至墾丁森林遊樂區之範圍,希望減少盜伐情形發生,林試所為了感念巡守隊的努力,提供了兩位巡護員名額給當地失業
壯年,開啟了社頂部落與公部門合作的先端。後來更因為在生態旅遊經營與生態保育上的用心,林務局開放了毛柿林母樹林保護區,讓社頂試辦生態旅遊,此舉讓社頂與公部門的合作邁向了一大步,更讓社頂居民感恩、感謝林務局的大力鼎助,讓社頂的生態旅遊豐富且獨特。
【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
社頂部落推展生態旅遊7年有成,理事長周光復率志工拚低碳生態旅遊,上月角逐全國大賽,獲得全國4大生態旅遊特優社區之一。昨日墾管處長陳貞蓉公開表揚,稱讚社頂迎龍年生態旅遊再出發,成為墾丁國家公園今年執行生態旅遊聯合營造計畫的龍頭。
墾管處長陳貞蓉昨日上午10時,在社頂遊客中心主持生態旅遊成果發表會,開場致詞表示94年起開始之墾丁國家公園境內的社頂、滿州、水蛙窟等地區,以社區營造方式推動發展生態旅遊迄今已具雛形,尤其社頂部落的生態旅遊已成為全國各社區的典範,社區居民也藉此看見前景與未來,進而願意投入保育生態的行列。
98年度起墾丁國家公園周邊社區如龍水、後灣、大光、港口等,已完成施行資源調查及開始規劃生態旅遊遊程,雖然各社區的進展各有不同,但已建立一個良好的發展基礎,更須要進一步整合,以帶動更具規模的生態旅遊活動,今年是墾丁拚生態旅遊觀光元年,將以聯合營造為基礎,逐步擴大經營生態旅遊經營範圍,由點到線,使墾管處管轄下的各社區生態旅遊更具經濟規模,吸引更多民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