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屏東縣三地門鄉達來村是黑鳶的故鄉,在莫拉克災後,部落積極推動黑鳶生態旅遊,其中守著黑鳶的人,即是「鬍子村長」杜達生,留鬍子留了10年的他,常到東港蒐集魚內臟到山區餵黑鳶,雖然不知道黑鳶認不認得他,但是他的鬍子已是標記之一,「絕對不剃」。
60歲的杜達生已經連任兩屆村長,他說以前每3天要刮一次鬍子,到了50歲那年,突然覺得「3天一次實在太麻煩了」,他還特別和理髮師討論了一下,改成1個月剪一次,而形成了目前的「山羊鬍」,還有人以為他是住山上的外國人呢!
達來村位於台24線的山谷間,每當春秋季節,熱帶氣旋一起,黑鳶就會出現在山頭,多的時候可以聚集數百隻,但是近年受風災影響,加上附近持續進行災後修復工程,黑鳶數量愈來愈少。
在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孫元勳的建議下,達來村長杜達生經常開著貨車到東港蒐集新鮮的魚內臟,送到達來山區,希望吸引黑鳶報到,很多漁販一看到「鬍子村長」出現,就知道他是為黑鳶「採購」來的。
「現在看起來,黑鳶還沒有成群回家,還需要再等待」,鬍子村長杜達生絲毫不灰心,他說他還會繼續觀察,只要黑鳶回來了,就代表達來村的生態回來了。至於他的鬍子,他說:「我的鬍子已經是達來部落文化的代表之一,當然不能隨便亂剃。」
新聞網址:http://www.udn.com/2011/10/11/NEWS/DOMESTIC/DOM6/6643793.shtml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