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3 第201503期 Bunny採訪
他多方奔走,終於成就「國道護蝶道」的革命性生態決策
每年三月,有遷徙習性的紫斑蝶一群群從高雄茂林出發,沿著山脈一路往北飛,帶有紫色光澤及白色斑點的翅膀,讓牠們飛舞起來如同一隻隻亮麗的紫色精靈。而一路為牠們「開路」、守護牠們的人,是從小就追著蝴蝶跑的詹家龍。
現就讀於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班的詹家龍,在接受講義採訪的前一刻,還正忙碌於蝴蝶生態拍攝。聊起自己,他總用簡單幾句話輕輕帶過,但話題轉到「蝴蝶」時,詹家龍的話匣子就打開了,眼睛也開始發亮。比起自身經歷,蝴蝶更像是詹家龍心中訪談的主角。
國小五年級,詹家龍的姑姑送了他一本《臺灣的蝴蝶世界》,開啟他與蝴蝶的緣分,「裏面好多漂亮的蝴蝶,就像郵票一樣,我開始渴望找尋牠們。」靦腆、安靜的詹家龍,遇見蝴蝶之後,嘗試走入牠們絢麗的世界,與蝴蝶對話,長大後更專注於「蝴蝶生態保育」研究與推廣。
憑著熱情,詹家龍在蝶舞中穿梭,快樂不言而喻。然而觀察、研究過程,卻也發現因棲息地的嚴重破壞,原本是「蝴蝶王國」的臺灣,蝴蝶竟然愈來愈少,有些品種甚至已滅絕。「我覺得必須起身保育蝴蝶,為牠們做些什麼,」詹家龍說。他從跟「蝴蝶」對話,變成跟「人」對話,互動模式不再單純且逐漸複雜,生態保育觀念的推廣工作漫長而艱辛,許多問題必須克服。
二○○七年,詹家龍在做研究時,發現紫斑蝶遷徙的路徑會穿越國道,車輛快速行駛所產生的氣流,造成蝶群大量傷亡。詹家龍和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的鄭瑞富副教授、林鐵雄副教授,結合了彼此專長,主動接洽國道高速公路局,希望討論出可行的保護措施。經過多次奔走,高公局接受了他們的建議,做了破天荒又具創意的決定—國道讓蝶道。「這是生態工程的突破,也是創舉,」詹家龍說,當時的高公局局長李泰明扮演關鍵性的決策角色,「他有保育觀念,也很有魄力想為臺灣生態付出心力。」冒著引發民怨的風險,下令架設防護網,讓蝴蝶優先、順利通行國道。直至今日護蝶措施仍持續進行,去年的蝶流量約有近五萬隻。這個重要決策,讓臺灣紫斑蝶的生態開始被關注,也吸引許多國際媒體前來報導,臺灣蝴蝶的美麗及詹家龍的用心,被臺灣及全世界看到。「很多事情往往是這樣,可能只是一個人的一個小動作、小決定,卻能產生深遠影響,」詹家龍說。
臺灣的紫斑蝶谷與墨西哥的帝王蝶谷,是二大世界級的越冬型蝴蝶谷,其中,臺灣的紫斑蝶谷包含了至少四種蝴蝶,多樣性是主要特色。但棲地過度開發、破壞,臺灣蝶谷已經不多,目前只在高雄茂林地區及臺東的山谷,才能看見較為完整的紫斑蝶谷。「應該先從根本做起。不管是蝴蝶或其他生態,都需要原生、自然的棲地,而不是人工造林,」詹家龍談起目前可能的努力方向,「應推廣『社區林業』,如果有社區,或個人,願意恢復私人土地的自然環境,都值得鼓勵。」蝴蝶的生存與環境習習相關,除了民間自主性保育,政府單位的決策也必須考慮生態系統的需要,建立一套讓環境恢復的工法。
生態保育最重要的是要大家認同,才會進而去關心,「拍攝影片是最直接、單純的方式,讓人們看見真相,」影像傳播「眼見為憑」的特性,帶來直接而強大的影響力,「與其告訴人們動物、植物有多特殊,不如透過畫面,幫助大家了解屬於臺灣的故事。」詹家龍也與林務局合作,展開全新的臺灣生態紀錄片拍攝計畫,預計用兩年時間,記錄中央山脈臺灣特有種的演化軌跡。
「保育不是一個人的事,要兩個人、三個人去影響十個人,再去影響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人就會影響一萬個人。」詹家龍用這樣的信念持續守護蝴蝶,期待臺灣再度成為「蝴蝶王國」。蝴蝶之於詹家龍,是傾盡全力專注研究的幸福來源,而詹家龍之於蝴蝶,則是一路相伴的守護者。
講義英雄的人生觀
請為幸福下個定義
人生只要能專注做一件事,就是幸福。能一直專注於蝴蝶生態保育,從事生態教育推廣,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請說出你最景仰的人
日治時期的博物學家鹿野忠雄,對臺灣生態研究貢獻極大。他是研究臺灣蝴蝶及高山地形生態的專家,但我更敬佩他對原住民族群的尊重與關懷。他融入原住民族群,深入理解原住民歷史與文化,本著「天、地、人共存共榮」的理念進行研究,用真誠愛著這片土地,對我影響極為深遠。
你至今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如何克服?
任何事都可能遇到阻礙與挫折,這是很自然的,每個人都會遇到。不斷面對的過程中,蝴蝶幫了我很多,其實我從不覺得我幫蝴蝶做了什麼,反而是蝴蝶一路帶著我,面對與克服很多事。
你認為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是什麼?
那就是朋友。從事生態教育推廣,我遇到了許多朋友,他們也許是志工,也許是研究團隊或推廣團隊的一員,但共通點是都不計較個人利益,全心投入,他們放棄的可能是有價的利益,讓我得到無價的珍貴情誼。
你還有什麼理想未實現?
我持續地推廣「蝴蝶生態保育」,希望用實際行動影響更多人,當我們學會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存,就能把土地還給蝴蝶。希望有朝一日,家家戶戶都能有一座蝴蝶庭園。
你認為講義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因為接受採訪,我才知道講義這本雜誌,很驚訝臺灣竟然有這樣一本刊物,內容豐富、編排嚴謹,非常值得閱讀。對我來說,充滿正面能量的講義,就像是黑暗中的一座燈塔。
小編按:生物的保育其實不只是保護生物本身,而是牽涉到整個環境生物的棲息地和生態循環的完整性。而保育除了需要一些點燃火種的先驅者外,也仍舊需要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持續的堆加柴火,讓火種燃燒下去,這樣環境與人才能有共同永續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