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下游新聞市集) 墾丁海角「水蛙窟」 野生梅花鹿生態寶地

文/ 上下游實習記者鄭群騰 on 2014 年 08 月 21 日

在國境之南的墾丁國家公園內,有一處聚落叫「水蛙窟」。聽到水蛙窟,可別誤以為是電影「海角七號」裡那位暗戀老闆娘的演員「水蛙」老巢。這裡是省道台26線行經恆春半島東側,位於龍磐大草原與風吹砂兩處景點間的小聚落。

一般觀光客來到墾丁,通常會到墾丁大街或是海灘衝浪。台26線公路雖然像條項鍊把恆春半島環繞起來,串接起墾丁國家公園的各個景點便利觀光客遊覽,但車來車往,「水蛙窟」這處特別的聚落,卻鮮少人注意到。

不若墾丁市街喧囂熱鬧,寧靜與低調正是水蛙窟的特色,因而吸引野生梅花鹿與水鳥在此駐足。除了豐富的生態資源,水蛙窟的人文特色更值得探索。只是曾經以沿近海漁業為主要產業的水蛙窟聚落,在漁業沒落後,人口嚴重外移,留在社區的長者為尋求突破,六年前開始經營生態旅遊。

雖然近年水蛙窟社區解說員因為年齡增長生病與受傷等因素,僅剩兩人還能從事解說工作,也讓當地生態旅遊的經營,面臨傳承的困境,但社區解說員尤信雄沒有放棄,在里山生態旅遊公司的協助下,持續堅持投入生態旅遊,希望這項永續發展的產業能夠吸引年輕人回流,也讓更多人認識這位於國境之南的美麗家鄉。

水蛙窟的前世今生 從漁村到大草原

談起水蛙窟的前世今生,要回溯一百多年前,有一群從事沿近海漁業捕捉魚苗為業的先民,一路從台灣西南沿海遷移到恆春半島南部的某處沼澤地旁落腳,逐漸形成現在的聚落。沼澤地中的大池塘是聚落的重要水源,因為聚集了很多青蛙,便將其命名為水蛙窟(閩南語為充滿青蛙的池塘之意)。

然而,隨著魚苗養殖技術的精進,導致捕捉魚苗的產業逐漸沒落。水蛙窟居民雖幾番嘗試在沼澤地開墾農作,卻因不明原因導致水文被破壞,使沼澤地無法蓄水。後來居民雖改種植瓊麻,但尼龍產業興盛後,瓊麻也失去市場價值。

嘗試幾次產業轉型都失敗的情況下,水蛙窟聚落的年輕人口嚴重外流。在年輕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滿洲鄉農會輔導居民改種四號盤古拉草,因為種牧草可以機械化採收,也因此形成今天的大草原景觀。

草原聚集梅花鹿,成生態旅遊亮點

約六年前,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來到此地,協助地方產業轉型,朝向生態旅遊發展。

首先在草原上靠近聚落的地方,引水重新打造一個水池,除了恢復「水蛙窟」意象,也能吸引如水鳥、梅花鹿等動物前來飲水。當清晨和傍晚時分,氣溫不那麼高時,容易在大草原上看見野生梅花鹿的蹤跡,形成水蛙窟的一大特色。

另外白天時,也能請社區解說員帶領遊客去海邊實際操作傳統漁具,體驗先民們抓魚苗的辛勞。但若遇到天氣不佳、風浪太大的情況,便無法下水,只能在岸上模擬漁具的操作和解說。所幸解說員宛如聚落文化的活字典,即便只是口述,也能充分帶領遊客進入水蛙窟聚落的早期記憶。

因人口外移,聚落的居民大多以70歲以上的長輩為主,解說員也多由這些長輩擔任。近年來因為生病、受傷等因素,解說員只剩下兩名,使社區面臨經營的困境,但這並沒有改變居民們想要轉變聚落產業的決心。

「我靠解說也無法賺多少,但就想幫助社區才繼續做下去,看能不能帶動整個產業,讓年輕人們有工作可以回來這個家鄉,」社區解說員尤信雄說。

雖然水蛙窟聚落目前遇到人力的問題,經營較為辛苦,但還是為了提供遊客更豐富的選擇而開發新的沙窯體驗活動。

在台灣農村文化中,控窯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許多農家子弟的童年回憶。

水蛙窟的土質屬於沙質,無法像一般土窯可以將土和水形成土塊,因此必須要在地上挖坑,點燃火堆,待坑內溫度足夠並將包好錫箔紙的食物放入後,將沙土覆蓋。

特別的是,因為沙子散熱快,因此填完土坑後不能就這樣放著,而是要將還保有溫度的柴火放在坑上,繼續燃燒,以保有坑內的溫度。經過一個多小時,便能享用古早味的控窯美食。

「現在還在嘗試並計算最恰當的時間和流程,不久的將來,遊客來到水蛙窟,便能體驗別具特色的沙窯活動。」水蛙窟聚落的輔導單位、里山生態有限公司廖晉翊說。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努力經營,營造一個對環境友善、永續的產業。」廖晉翊說。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回來一同為這塊土地努力,一起思考,尋找這塊土地更多的可能,以永續發展的理念為中心,讓更多人看見這位於國境之南的聚落,小卻獨特的美。

想要了解當地遊程,可到「水蛙窟社區生態旅遊粉絲團」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shuiwaku?fref=t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社區林業研究室 的頭像
    社區林業研究室

    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

    社區林業研究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