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日報)滿州黑豆新契機 創造有機黑豆新天地

【中央網路報】 2014年08月04日 劉芳妃/報導

19  

近年來為提高糧食自給率及提昇農產品安全,具體措施包括推廣種植雜糧及有機農業,屏東縣滿州鄉農會的有機黑豆,正好是這兩者結合的典範。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農會101年起即配合小地主大佃農及活化休耕地政策,種植有機黑豆,帶動當地黑豆產業轉為有機。種出之黑豆風味獨特,各家豆製品加工業者爭相搶購,打造滿州黑金產業。

 

黑豆,曾經只是當作綠肥的作物。近年來,滿州鄉農會積極鼓勵農民利用兩期稻作收成後的空閒種植,現今已發展為滿州特產作物。南區分署說明,黑豆屬於豆科,是大豆品種之一。種皮之所以呈黑色,是由深色花青素形成,又稱為「烏豆」。營養價值高,近年來風味亦漸受消費者喜愛。農糧署為因應國人需求,更將黑豆納入契作進口替代作物獎勵種植。而滿州所種植的有機黑豆屬於「滿州黑豆」原生種,顆粒較小,每百粒重10至12公克(一般約15至18公克)。產量1公頃約700至800公斤,較慣行栽培1公頃2,000公斤減少約60-65%。主要產期為1至2月及4至5月,採收以植株留存田間自然萎凋,採收機進入田中,採摘乾燥的植株直接去除豆莢和枝葉,裝袋後再曝曬乾燥,使含水率降至9%,以維持採收後貯放品質。目前滿州全鄉種植約135公頃,有機種植面積約82公頃,佔63%。未來期望再提升有機栽培面積,成為台灣有機黑豆之鄉。

 

      滿州鄉農會目前透過南區分署媒合,已與14家廠商契作,供應各廠商製作醬油、豆鼓、豆漿等原料。惟因產量不多,供不應求。農會目前也有自己品牌的醬油、醬油膏、豆鼓、豆鼓醬,並經過專業設計包裝,使傳統的農產加工品成為精緻的伴手禮,不但打開地方知名度,也增加農民的收益。南區分署指出,要開拓休耕地的雜糧種植面積,創造消費者喜愛的加工品是極佳策略。尤其醬油是中式飲食文化的一環,幾乎每個消費者都參與其中。然而因為速成醬油問世,傳統甘香醇的美味變成稀有。如今隨著政府活化休耕地的推動,比從前更加講究原豆品種的特色醬油再度問世,老饕們應該要開始研究,雞肉料理、牛肉料理或蔬菜,該用什麼品種黑豆的醬油調配才更對味,落實地產地消之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社區林業研究室 的頭像
    社區林業研究室

    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

    社區林業研究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