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晋翊
電影「賽德克巴萊」受到台灣民眾熱烈地支持,
不只票房賣座好,就連原聲帶都賣得嚇嚇叫!
除了故事情節感人,電影中的配樂也很重要,
尤其是透過原住民天籟般的歌聲,怎能不叫人感動呢?
就是因為原住民語言,沒有辦法用文字或圖像加以紀錄下來,
透過族裏頭的長輩歌唱教會晚輩認識與大自然相處的知識和方法,
是感情的傳遞,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可惜現在很多原住民年輕人不但不會唱原住民傳統歌謠,
連原住民話可能都不太懂,
因此許多部落的原住民歌曲幾近失傳,古謠顯得難能可貴!
阿禮部落就是為了保存自有的文化,
部落族人組成了阿禮風古謠樂團,
向耆老學習歌唱,再用現在的文字方式紀錄下來,
希望相當具有文化價值的古謠不會失傳~
不過,說要學習唱古謠,可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呢!
阿禮風古謠樂團在練功前,到部落找尋傳說中的長老們傳授古謠演唱功力,
最後在阿禮社區發展協會的安排下,找到了一個與部落長老見面的機會,
為了表示學習的誠意,因此一大早樂團夥伴們就到教會集合,
看看部落長老們提早暖身練功的模樣,是不是很有活力呢?
長老們運動熱身後,才由阿禮風古謠樂團團長-包明堂代表表明學習歌唱古謠的來意,
長老們也不吝嗇,爭先恐後地想要唱出自己會唱的歌,非常可愛!
↓看看部落長老們蓄勢待發、摩拳擦展,準備開始傳功的樣子。
當長老們一起發功時,不知是因為長老們功力太深厚、內力相抗衝,
還是沒有經驗要一次面對那麼多個徒弟,大家一時之間不知如何開始,只好各顯神通,
每首歌各有著優美的旋律,但稍嫌凌亂,
因此負責彙整歌曲的包泰德大哥,也不知如何下筆做紀錄。
不過每次練完唱歌,古謠班團員都會認真討論如何在下次見面的時刻,
徒弟們要學習如何引導長老們傳授相同的功力好讓所有人都能吸收,
徒弟們也才能真正將部落古謠流傳下去,讓更多人聽見阿禮風美麗的古謠。
↓雖然是注音,但是能夠記住歌詞才是最重要低啦!
留言列表